庆张至和冠带

旱潦为灾属岁饥,天书一纸下彤扉。
仓箱粟米分民社,忠义声名满帝畿。
五十年馀荣昼锦,九重天上正宵衣。
林泉际遇风云会,门第沾濡雨露私。
三世传家隆庆泽,半生医业验精微。
园参叶长香风度,林杏花繁绛雪飞。
慱济□人功不细,刀圭生物世应稀。
花桥槐市城南路,碧草生香马正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庆张至和冠带》是明代诗人徐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和个人成就的喜悦之情。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注以及个人抱负与志向的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庆张至和冠带》的创作时间是明朝,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安定的时代,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徐庸创作此诗,既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 诗歌内容:诗中“旱潦为灾属岁饥,天书一纸下彤扉”描述了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而“五十年馀荣昼锦,九重天上正宵衣”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个人地位提升的喜悦。这两联构成了诗的主体部分,通过对国家现状和个人命运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自豪。
  3.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诗歌,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追求更高的目标。
  4. 艺术特色:作为明代的诗歌代表,《庆张至和冠带》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巧妙地将国家大义与个人情感结合起来,使诗歌既有深厚的历史感,又充满个人色彩。这种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使得诗歌既易于理解,又富有哲理,深受读者喜爱。

《庆张至和冠带》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作品,更是一首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的诗歌。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怀,同时也展现了个人对于理想和成就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