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秀才先归

长安甲第似云稠,冠盖相望孰解愁。
宫漏深沉春树里,禁垣环绕碧山头。
微烟草色迷征路,澹月梨花隐驿楼。
闻道马卿归卧病,懒攻词赋客诸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马秀才先归》是明朝浦源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对长安甲第的描写、宫漏春树的意象以及马卿归卧病的背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背景:浦源,字长源,号海生,是明朝常州府无锡人,工诗善画。他在明初游闽中时,慕林鸿诗名,曾访问后者并被邀请入社。这种文学交流的背景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作品原文:《和马秀才先归》是浦源的一首诗作,包含多个段落,每个段落都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3. 作品内容:诗中的“长安甲第似云稠,冠盖相望孰解愁”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与贵族间的相互依存;“微烟草色迷征路,澹月梨花隐驿楼”则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幽静的画面,使人感受到旅途中的寂寥与遥远。

  4. 艺术特色:《和马秀才先归》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它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刻画,浦源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既远离尘嚣又贴近自然的意境。

《和马秀才先归》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明代文学风貌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