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上己夜见月思家

三月初三夜,溪楼见月生。
云连银汉白,星拱紫垣明。
野寺钟才动,荒村鸡乱鸣。
弟兄俱异县,有泪似须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丙申上己夜见月思家》是明代诗人袁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姓名与生平:袁华,字子英,明苏州府昆山人。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工诗,长于乐府。
  1. 诗歌原文
    三月初三夜,溪楼见月生。
    云连银汉白,星拱紫垣明。
    野寺钟才动,荒村鸡乱鸣。
    弟兄俱异县,有泪似须倾。

  2. 诗歌鉴赏

  • 这首诗以“三月初三夜”,描绘了夜晚的时间背景,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 “溪楼见月生”一句,通过“见”、“生”等动词的使用,表达了月亮刚刚升起的景象。
  • “云连银汉白,星拱紫垣明”两句,通过对云彩和星星的描写,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夜空图景。
  • “野寺钟才动,荒村鸡乱鸣”两句,通过寺庙钟声和鸡叫声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杂乱的氛围。
  • “弟兄俱异县,有泪似须倾”一句,表达了兄弟两人因为距离的原因而无法团聚,只能借助月光来寄托思念之情。

除了以上的分析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在阅读古代诗歌时,要注重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以及诗人的用词选择和表达技巧。
  • 在欣赏诗歌时,可以尝试联系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以增加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 对于不熟悉的诗人或作品,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参考注释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丙申上己夜见月思家》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