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夜,溪楼见月生。
云连银汉白,星拱紫垣明。
野寺钟才动,荒村鸡乱鸣。
弟兄俱异县,有泪似须倾。
丙申上己夜见月思家
三月初三夜,溪楼见月生。
云连银汉白,星拱紫垣明。
野寺钟才动,荒村鸡乱鸣。
弟兄俱异县,有泪似须倾。
译文:
丙申日(初五)上巳节夜晚看到月亮想起家乡
三月的初三之夜,我在溪边的楼阁观赏月亮升起。
云彩连接着银河显得洁白,星星照耀着紫微垣显得明亮。
荒废寺庙里的钟声刚刚响起,荒凉村庄里鸡叫声此起彼伏。
兄弟姐妹们都生活在不同地方,看着这月亮不禁流下眼泪。
注释:
- 丙申:指的是农历日期,即阳历3月初五。
- 上己: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也称为“九日”,在农历四月的第一个巳日举行。这一天也是上巳节,人们会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比如赛龙舟、荡秋千等。
- 月升:月亮从东方升起,这里指的是月亮出现在夜空中。
- 云连:云彩与天空中的银河相连。
- 银汉:银河,古人认为天上有一条明亮的光带是银河。
- 星拱:星星环绕着天空中的某个点(例如紫微垣),这里指天空中的星星。
- 紫微垣: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天宫,位于北斗七星的中央。
- 野寺:乡村或野外的小寺庙。
- 钟声:寺庙中的钟声响起。
- 荒村:荒凉的村庄。
- 弟兄:兄弟之间的称呼,这里泛指作者的兄弟姐妹。
- 异县: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县份。
- 有泪似须倾:形容悲伤到极点,好像要流泪似的,需要用尽所有的泪水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上巳节夜晚观月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色,以及自己在异乡看到家乡景象时的情感波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比和细节的描写,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