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明积雪,晓发剡溪舟。
独鹤横江去,三山接海流。
绿尊倾乳酒,白发映霜鸥。
天姥云门路,曾同上客游。
【注释】
①枫桥: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②晓:天刚亮的时候。③剡溪:即浙江剡溪,源出会稽山,流经嵊州、诸暨等县,入钱塘江。④三山:《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三山,在会稽东南海中,上有三座小岛。”⑤绿尊:指酒壶。⑥霜鸥:指水鸟。⑦天姥、云门:都是山名。
【赏析】
《送于彦成归越中》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通过对送别场面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枫桥明积雪”,以写景起兴。枫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南,横跨钱塘江南北,为古越地交通要津。“雪”字点明了时间是冬季,而冬天又是诗人与友人分别之时。“枫桥”二字,既写出了送别的地点,也暗示了送别的时间是在冬日清晨。“晓发剡溪舟”,则写出了送别的场景。剡溪,即今浙江省嵊州市境内的剡溪水,发源于会稽山南麓,东流入钱塘江。“晓”字写出了送别的时间是在黎明时分,而此时正是冬季,可见诗人和友人离别的时间是在寒冬腊月。“独鹤横江去”,则描写了送别的场面,诗人送别友人后,自己独自乘船返回家乡。“鹤”字不仅写出了送别的场景,更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颔联“三山接海流”,写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面。“三山”,即今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普陀山岛。“接”字写出了三山与大海的密切关系,也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三山”,又与诗人的故乡临安(今杭州市)隔海相望,故诗人在诗中写道:“天姥云门路,曾同上客游。”意思是说,诗人曾经和友人一起游览过著名的山水胜地“天姥”和“云门”。
尾联“绿尊倾乳酒,白发映霜鸥”,以写景收结。诗人在诗中写道:“天姥云门路,曾同上客游。”意思是说,诗人曾经和友人一起游览过著名的山水胜地“天姥”和“云门”,而今又要分别了,因此诗人写下了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绿尊”指酒器,“乳酒”指美酒。“白发”比喻年高,此处用来形容自己头发花白,鬓发斑白,与“霜鸥”相互映衬、对比。
全诗通过对送别场面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送别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诗人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整首诗歌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