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彦成炼师

前朝将家子,学道越山中。
卖杏虎收谷,吹笙凤集桐。
鸱夷能货殖,处士本英雄。
禹穴藏书处,璚文玉检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于彦成炼师》是明代诗人袁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主人公在学道过程中的生活情景和内心世界。《于彦成炼师》的作者袁华,字子英,是明朝苏州府昆山人。袁华不仅工于诗歌创作,还长于乐府,他在洪武初年曾担任苏州府学训导。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前朝将家子学习道教的故事。诗中的主人公生活在越山之中,他的身份从将门之后转变为修行者。诗中描述了主人公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行为与思想转变。例如,“卖杏虎收谷”暗示了他开始以经商的方式赚取生计;“吹笙凤集桐”则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这些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反映了主人公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

《于彦成炼师》不仅是对主人公生活细节的描写,更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诗中提到主人公“鸱夷能货殖”,这可能指他利用自己的能力进行商业活动,但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传统处士英雄形象的追求。这种矛盾性揭示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适应,也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中的“禹穴藏书处,璚文玉检重”一句,可能是在形容主人公居住的环境或他的藏书之处,以及那些书籍的珍贵程度,如同宝玉一般。这不仅展示了主人公的文化修养,也反映了他对知识和学问的尊崇。

《于彦成炼师》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文字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古代修行者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主人公性格与命运的描述,也是对那个时代文化与哲学的一种反映。对于喜欢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提供了深入了解明末文人生活和文化背景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