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卢伯融

乘桴东下避风烟,矫首淮云思惘然。
涨海涂泥皆树艺,授经子弟总才贤。
青鸠紫蛤尝登馔,金橘红椒不论钱。
白发满头俱老大,冶游花底忆当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卢伯融》是明代诗人袁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在远离家乡、漂泊海上多年之后,对故乡和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袁华是明代的著名诗人,他的文学成就不仅限于诗歌创作,还涵盖了乐府领域。
  • 在洪武初年,袁华曾担任苏州府学训导一职。这一职位表明他在当时的教育界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 除了诗歌,袁华还有诗集《可传集》和《耕学斋诗集》,显示了他在文学方面的广泛涉猎和深厚功底。
  1. 诗歌原文
    浮家南北久离群,知尔移居向海滨。
    白首一经能教子,黄茅千顷比封君。
    异乡花鸟皆春思,故国关山半夕曛。
    何日酒船还旧里,青山对榻坐观云。

  2. 诗歌解读

  • 浮家南北久离群:表达了诗人因政治原因或个人选择而长期漂泊的生活状态。
  • 知尔移居向海滨: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新居的关心与问候,暗示了两地之间可能因地理环境而形成的联系。
  • 白首一经能教子:体现了诗人晚年仍保持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热爱。
  • 黄茅千顷比封君:以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象征友人的新家园,表达了对其新生活的美好祝愿。
  • 异乡花鸟皆春思:反映了诗人在异地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美丽,还有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 故国关山半夕曛:通过对比故乡和现居地的景象,抒发了对家乡和过往时光的怀念之情。
  • 何日酒船还旧里: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故乡的愿望,酒船象征着团聚与欢聚的场景。
  • 青山对榻坐观云: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寄卢伯融》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怀旧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