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月色图

水寒月明天苍苍,欲落未落夜未央,足扣两舷歌沧浪。
金粟图中见真迹,中岳外史美冠裳。江皋木落江月明,坐拥锦袍调玉笙,吹作昆丘双凤鸣。
顺流东下莫荡桨,好逾弱水窥蓬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沧江月色图》是明代诗人袁华创作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袁华,明代诗人。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众多的背景下,袁华作为一位文学创作者,其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诗歌风格:袁华的诗歌多采用古体诗词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沧江月色图》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体现了他的艺术造诣和独特风格。
  1. 诗歌原文
  • 水寒月明天苍苍,欲落未落夜未央,足扣两舷歌沧浪。金粟图中见真迹,中岳外史美冠裳。
  • 江皋木落江月明,坐拥锦袍调玉笙,吹作昆丘双凤鸣。顺流东下莫荡桨,好逾弱水窥蓬瀛。
  • 这首诗共分为两段,每段由若干句组成。前四句描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月夜之中的感受。后八句则展现了一幅更为壮阔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1. 诗歌赏析
  • 意象运用:《沧江月色图》中的意象丰富,如“水寒”、“月明”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能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江边,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
  • 情感表达: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
  • 韵律之美:《沧江月色图》在格律上讲究平仄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沧江月色图》不仅是明代诗人袁华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值得每一位热爱古典文学的人去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