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仲瑛栖禅小象

猗与若人,青年伟才。
斗鸡长乐,走马章台。
归来丘园,高风绝尘。
冥栖远蹈,唯务光是伦。
矫矫虎龙,风云翕从。
陈情退避,于北山中。
中岁慕道,阅经律论。
员颅方袍,指心见性。
有田一成,有宅一区。
壶觞图史,足以自娱。
云山苍苍,松籁谡谡。
云台炯然,不假模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顾仲瑛栖禅小象》是明代诗人袁华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袁华的文学才华,还透露出作者在生活态度与哲学观念上的深刻体现。

从诗歌内容来看,《顾仲瑛栖禅小象》描绘的是一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物形象。诗中“猗与若人”,即形容此人具有非凡气质和才华,而“青年伟才”,则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卓越品质和不凡成就。紧接着,“斗鸡长乐,走马章台”两句,展现了其生活的另一面,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不失雅致与情趣。

从艺术形式上看,袁华以四言诗的形式,简洁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形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较为常见,四言诗每句为四个字,节奏鲜明,易于吟诵和记忆,符合袁华希望传达清晰明确信息的需求。

从文化背景来看,明代是一个封建王朝的转型期,文人的思想更加开放,社会风气也相对宽松,这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顾仲瑛栖禅小象》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下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觉。诗中的“中岁慕道”与“阅经律论”,体现了袁华晚年对于学问和修养的重视,以及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和实践。

从个人修养与哲学观念上讲,《顾仲瑛栖禅小象》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和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唯务光是伦”,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高洁隐士务光,强调了诗人追求简朴生活、淡泊名利的愿望,这也反映出他对于道家哲学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从历史价值来看,《顾仲瑛栖禅小象》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还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文人在政治、文化、哲学等各个领域的思考与探索,对于研究明代乃至中国古代的文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顾仲瑛栖禅小象》不仅仅是一首诗,它还是明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缩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的哲学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意蕴,成为研究明代文学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