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踏雪寻梅

密雪和云,层冰匝地。关山岁晏无来使。早芳知有野桥春,吟鞭料理西湖事。
破帽多年,敝袍无絮。酸风故故欺驴背。溪山十里正清寒,梅花却在清寒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雪似梅花》是南宋词人吕本中的作品。这首词以梅与雪为题材,通过描绘雪中梅花的奇绝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情感体验。以下是关于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吕本中生平: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他初授承务郎,后迁职方员外郎,并在高宗绍兴六年(1136)被召赐进士出身。
  • 文学贡献:吕本中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其诗词、散文、书法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其中尤以咏梅词最为著名,如《踏莎行·雪似梅花》。
  1. 词作主题
  • 怀人主题:此词以梅花和雪花为意象,通过对比描绘了雪中梅花的奇特美景,借以表达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哀思。
  • 审美风格:吕本中的词作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著称,他善于运用朦胧美的表现手法来抒发情感,使读者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深情。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吕本中的这首《踏莎行》巧妙地利用“似”与“不似”的字眼,将梅花与雪的美丽形象融为一体,创造出朦胧而又鲜明的艺术境界。
  • 情感表达:通过对雪中梅花的描述,词人将个人的离愁别绪融入其中,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踏莎行·雪似梅花》不仅展现了吕本中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词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情感深度。对于欣赏和研究宋代诗歌的人来说,这首词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