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七夕,和施西亭

水花亭馆初凉,月痕照在葡桃架。星期此夕,针奁未启,蛛丝先挂。虹断东楼,雨收北渚,露盘清泻。望湘帘起处,果筵初设,儿女辈、花相亚。
缥缈行云低度,耿河津、仙軿飞驾。鹊才传喜,虫还催织,欲留无暇。又是匆匆,离肠中断,幽欢空罢。叹天长地久,迢迢一水,两情终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七夕,和施西亭’是一首由明朝文人陈霆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意境而闻名。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霆是明朝的一位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风格多样,既有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绘,也有对人物情感深刻的刻画。陈霆的作品在当时广受好评,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诗歌原文
  • 诗中景象描述:诗中描述了初凉的水花亭馆、月痕照在葡桃架的景象,以及七夕之夜的针奁未启、蛛丝先挂等情景。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七夕之夜的宁静与美丽。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七夕夜晚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诗中的“雨收北渚,露盘清泻”一句,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不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1.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陈霆在这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使得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中的意象选择也非常讲究,如“水花亭馆”、“月痕”、“葡桃架”等,都是极具画面感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七夕节的美好祝愿,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追求。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古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水龙吟·七夕,和施西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展示。它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欣赏和学习古代诗歌的良好途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