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葡萄

凉入秋风惊枕簟。一架藤萝,搅碎闲庭院。虬尾丝丝帘影乱。真珠拂地无人卷。
疑是嫦娥遗宝串。偷挂西窗,月下分明见。浓酒未教醒夜半。醉乡不换凉州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葡萄》是明朝诗人陈霆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陈霆,字声伯,号水南,生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浙江德清人。陈霆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明代诗人和学者。他以诗名世,尤擅长词作。他的作品风格萧洒豪迈,具有苏辛遗风,其词作在明代词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2. 作品原文:《蝶恋花·葡萄》的原文如下:
    凉入秋风惊枕簟。一架藤萝,搅碎闲庭院。虬尾丝丝帘影乱。真珠拂地无人卷。
    疑是嫦娥遗宝串。偷挂西窗,月下分明见。浓酒未教醒夜半。醉乡不换凉州远。
  3. 作品赏析
  • 意象运用:《蝶恋花·葡萄》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凉入秋风惊枕簟”描绘出秋夜的凉意,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寂寥,而“藤萝”、“闲庭院”等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比喻修辞:作者巧妙地使用比喻手法如“疑是嫦娥遗宝串”,将葡萄比作月宫仙女遗下的珍珠,既增加了诗句的浪漫色彩,也使得整首词显得更具诗意。
  • 情感抒发:通过对葡萄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例如,“浓酒未教醒夜半”一句,既反映了诗人沉醉于美酒之中不愿醒来的惬意,又暗含着对远方凉州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1. 创作背景
  • 社会环境:陈霆身处明朝末世,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词作往往充满了感慨和批判。
  • 个人经历:陈霆因直言进谏得罪宦官刘瑾而被贬谪六安,后来官复原职,但不久后再次辞官归隐。这些经历使他的人生充满了曲折和波折,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陈霆在《蝶恋花·葡萄》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拟人化等,展现了其高超的文学造诣。
  • 思想内容:该词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和理想的追求。
  1. 文化影响
  • 后世评价:陈霆的词作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一些研究明代文化的学者对他的词作进行了评述和赞赏,认为他的词作在表现手法和思想深度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 学术研究:学术界对陈霆及其词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不仅关注其词作的艺术成就,还对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蝶恋花·葡萄》不仅是陈霆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词坛上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