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灵峰

冥漠烟如醉,空蒙日带青。
有山兼有涧,宜榭复宜亭。
避客愁云热,拜僧怕佛灵。
无心竖拂子,随意举莲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灵峰》是一首七言绝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之手。陆游的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他对灵石三峰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作品:

  1. 诗歌原文:《过灵石三峰》
    奇峰迎马骇衰翁,蜀岭吴山一洗空。
    拔地靑苍五千仞,劳渠蟠曲小诗中。
    晓日曈曨雪未残,三峰杰立插云间。
    老夫合是征西将,胸次先收一华山。

  2. 诗歌解析

  • 奇峰迎马骇衰翁:这里的“奇峰”指的是灵石三峰,它们如同迎着作者马匹扑来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骇衰翁”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见到这些奇峰而产生的震撼感,将自己比作老迈的将军,意在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
  • 蜀岭吴山一洗空:这句中的“蜀岭吴山”指的是岷山和吴山,都是中国著名的山脉。这里用“一洗空”来形容灵石三峰清洗了先前所有关于岷山和吴山的印象,展现了它们的奇异灵秀。这种对比强调了作者对这些山峰的高度赞赏。
  • 拔地靑苍五千仞:这里的“靑苍”形容山峰的颜色,暗示着山峰高耸入云。而“五千仞”则是指其高度极高,达到了五千米以上,进一步突出了灵石三峰的壮观。
  • 老夫合是征西将:这句话中的“老夫”指的是作者自己,而“合是征西将”则是对自己角色的一种比喻,暗含了作者认为自己应当像古代的将军一样,勇敢地去征服或欣赏这样的奇山大川。
  • 胸次先收一华山:最后两句表明,作者在游览灵石三峰之后,心中已经深深收藏了这如华山般的山峰形象。这里的“胸次”指的是心胸、胸怀,而“收”字则意味着吸收、领悟。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通过亲身体验,已经深刻理解并感受到了灵石三峰的魅力和价值。
  1. 背景知识
  • 灵石三峰: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区内,由灵峰、灵岩、飞云三个山峰组成,因其奇特的山形而得名。这些山峰以其险峻、幽深而著称,被誉为“东南第一山”。
  • 雁荡山: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雁荡山以奇峰怪石、古洞流泉、飞瀑温泉等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而闻名于世。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这首诗通过对灵石三峰的细腻描绘,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意境。读者可以在诗中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些山峰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理解。
  • 意象运用:诗中的“奇峰”、“蜀岭”、“吴山”、“青苍”等意象,不仅描绘了灵石三峰的自然景观,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通过这些意象,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自然之中。
  • 语言简练:尽管诗歌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但整体上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堆砌。这种简练的语言使得诗歌更加易于理解和记忆。
  1. 文化意义
  • 旅游资源:灵石三峰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成为雁荡山的一大名片。
  • 历史价值:这些山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和文化变迁。因此,它们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过灵峰》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灵石三峰的自然美,还通过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对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一次精彩诠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