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漠烟如醉,空蒙日带青。
有山兼有涧,宜榭复宜亭。
避客愁云热,拜僧怕佛灵。
无心竖拂子,随意举莲经。

【注释】:

冥漠烟如醉,空蒙日带青。有山兼有涧,宜榭复宜亭。避客愁云热,拜僧怕佛灵。无心竖拂子,随意举莲经。

过灵峰:指游览灵山。灵山在今江苏省常州市西郊。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1059年(宋熙宁二年)秋至次年初游灵山时所作。

冥漠烟如醉:冥漠:迷蒙;如醉:像醉了一样。形容烟雾迷漫,好像使人沉醉。

空蒙日带青:指天色清朗,阳光照耀下的山峦显得格外秀丽。

有山兼有涧:既有山峰又有溪涧。

宜榭复宜亭:适宜建造亭子也适宜建造楼台。

避客愁云热,拜僧怕佛灵:指游人因山中云雾而发愁,和尚则因佛的灵气而害怕。

无心竖拂子:无心去整理拂尘。拂子,指拂尘,用来拂拭坐具或衣巾的工具。

随意举莲经:随手拿起《法华经》,即佛教经典《法华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灵山时作的。灵山在江苏常州西南角,为天平、博望二峰所环抱,山上奇岩异石,多姿多态,风景优美。诗中描写了登临览胜所见景物,表现了诗人游览灵山的喜悦心情和对山水风光的喜爱赞美。

首联写灵山顶上的景象。“冥漠”二字写出云雾缭绕之状,“如醉”形容烟雾迷蒙,好像使人陶醉。“空蒙日带青”一句描绘了山色在日光映照下更显秀丽,景色十分迷人。“有山兼有涧”,既写了群山连绵,又写出了溪涧蜿蜒。这两句不仅写出山势、水势,而且把山与水的形态写得栩栩如生、逼真生动。一个“兼”字,既写出了山、水相连的特点,又写出了山、水相依相存的关系。“宜榭复宜亭”一句表明灵山既是登山观景的好地方,又是游人休憩娱乐的地方。“避客愁云热”一语,说明游人因山中云雾而发愁,“拜僧怕佛灵”一语,说明和尚则因佛的灵气而害怕。这两句以景写情,既表现了山中的气候条件,又表达了游人的心理活动。

颔联进一步描写灵山的景色。“无心竖拂子”,意思是说游人无心去整理拂尘;“随意举莲经”,意思是说随手拿起《法华经》。这两句用笔简练,但形象地表现出游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心情。

颈联写自己游览灵山的感受。“无心”两字表明诗人游兴正浓,全神贯注于眼前的自然风光之中。“无心”还表明诗人对世俗纷扰、名利地位等不感兴趣。“随意”二字则表明诗人随遇而安,无拘无束。“举”字则表明诗人兴致勃勃,精神饱满。“任意”两字则表明诗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这四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游览灵山时的喜悦之情,而且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尾联写游人下山时的心境。“无心竖拂子”三字表明游人下山时心情轻松愉快;“随意举莲经”三字表明游人下山时心情舒畅,怡然自得。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山中美景给游人带来的愉悦感受,又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