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叔终疑傲,陶潜总任真。
祗因啚事简,不敢恨家贫。
宦邸为欢少,乡书报死频。
弥天都是网,何处有闲身。
【注释】
嵇叔:指晋代高士嵇康,字叔夜。陶潜:指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
啚事简:谓世事烦琐、繁杂。
宦邸:官署。欢:欢娱之事。乡书:家信。
弥天:满天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后六句写与家乡亲友的联系和交往。全诗以“闲”为主调,表达了作者厌弃官场,渴望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开头两句是说嵇康、陶渊明二人对仕途的态度不同。嵇康崇尚高洁,不慕荣利,不愿做官;陶渊明则厌恶官场,向往隐居生活。这里用“疑傲”和“任真”来概括二人对仕途的不同态度。
第三句承上启下,由嵇、陶二氏对仕途的不同态度引出下文的写作内容。“祗因啚事简”一句是说只因为家中琐事不多,所以不敢怨恨家境贫苦。这既表明了诗人对家人的体贴关心,也暗示了他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原因。这一句中“祗”字下得好,有无可奈何之意。
接下来三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由于家务不多,所以能够安心地享受家庭欢乐,但这种欢乐毕竟太少;又因为家中经济拮据,所以常常收到来自家乡的家信,这些家书往往令人悲伤,因此感到十分痛苦。这几句从“啚事简”到“恨家贫”,一脉相承,层层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求。
最后两句,诗人进一步抒写了自己的感慨。他想到世间的一切烦恼都像一张巨大的罗网一样笼罩着人们的头顶,人们无法摆脱,哪里还有自由自在的生活呢?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世人所不能解脱的烦恼比喻成一张巨大的罗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流露出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合理现象的强烈不满。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首句用典故入题,既切合题干中的“偶成”二字,又使全诗显得典雅而有气势。中间两联分别描写了诗人对官场和家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两相对照,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最后两句以议论收束全诗,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诗意。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