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江都棹,河平水不流。
闲情添客路,春色忆皇州。
未访琼花胜,聊携宝剑游。
知君有高抱,期作济川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泛泛江都棹,河平水不流。
闲情添客路,春色忆皇州。
未访琼花胜,聊携宝剑游。
知君有高抱,期作济川舟。
《江都道中和答潘伯登》赏析
在明代诗坛,陈履以其深邃的诗歌造诣而著称。他创作的《江都道中和答潘伯登》是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捕捉。此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长江边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波动,通过“泛泛江都棹,河平水不流”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诗中的“閒情添客路,春色忆皇州”两句,不仅点明了诗人身处旅途中,还流露出对故乡或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层次丰富,引人深思。诗人未去寻访传说中的“琼花胜地”,却选择携带着宝剑游历山水之间。这一行为,既表现了他追求自由、不愿被束缚的性格,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
结尾处“知君有高抱,期作济川舟”,更是彰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桥梁的期许。他希望用自己的才华和学识,成为连接江河两岸的渡船,引领他人走向理想的彼岸。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美景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作为明代诗人,陈履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和个人情怀。他的《江都道中和答潘伯登》不仅在艺术上成就卓越,更在思想深度上给人以启迪。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