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
【注释】 1.读刘侍御集:指读刘安的《招隐士》。刘安(公元前二〇六—前一二三),汉皇族淮南王,曾作《招隐士》等赋,今存有《淮南子》,但已非原貌。 2.清朝柱下史:谓刘安为汉朝皇帝所敬重。清朝,这里代指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三年(公元五〇四年)以前,即南朝时期的“清”。柱子下,指官署。柱下史,即秘书郎或尚书郎之类的官员。 3.邱索独钻研:谓作者自认为学问深广,而刘安则谦虚自谦。 4.书自山中著
【注释】 与子一为:和汪禹乂。 翻然:翻然醒悟。 停云:形容思乡的情状。停:停留,指思绪不能自已。何袅袅:何其(多么)飘忽、缭绕。悠悠:行踪不定貌。 蒲柳:指芦苇之类。秋暮:秋日傍晚。 芝兰:香草,这里借指贤德的人。入梦幽:比喻思念之情深。 闲居:闲居在家。 知有赋:知道有人作赋。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离别朋友之际写的一首赠别之作。 首联“与子一为别,翻然忆旧游”点出送别的对象是朋友汪禹乂
【注释】 道中夜泛怀张幼于:在旅途中,夜晚泛舟怀念张幼于。 词客:诗人。 轻舟泛月行:小舟在月光下泛游。 流云无驻采:流动的云彩无法停留,采指采摘,这里用来形容流云。 鸣籁有希声:山林中的风声像在呼唤。 缥缈:形容云彩飘渺。 逍遥:闲适自得的样子。 海岳:指高山。 恍然:突然。 五湖盟:指与张幼于结为好友的盟誓。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语言清丽自然,意境优美
【注释】 过高邮吊秦少游:过高邮,即今江苏高邮市。过,经过。吊,怀念。 不知淮海上,今古几词人:不知道如今淮上有没有像秦观这样的人。淮海,泛指长江下游地区,这里指江淮一带。 一赋黄楼胜,千秋白璧新:一次赋诗胜过黄楼的胜景,千年以后还有白如玉的璧的新作。黄楼,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建的豪华别墅,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南的江宁区。 高才空磊落,末路转酸辛:有才华的人却空自磊落不凡,晚年遭遇挫折而感到酸楚辛酸。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风格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首先明确全诗的内容大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炼字、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即可。“渺渺长河道”,描写了长河渺茫,水流悠远;“飘飘病客游”,点明诗人漂泊无定的心境,“吴”、“楚”两句,借古思今,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把酒才初夏,归帆又晚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图;“停云连郢树,遥望不胜愁”,以景结情
冬夜宿崇觉寺 长年疲道路,此夕款山门。 定后除僧榻,灯前具客餐。 天空馀雪色,地僻断尘喧。 明发驱车去,幽怀那可论。 注释: 1. 长年疲道路:长期在路上奔波,身心疲惫。 2. 此夕款山门:今晚来到这座山门之下。 3. 定后除僧榻:在定下心神之后,便除去僧人们的床铺,准备住宿。 4. 灯前具客餐:在灯光下准备客人的晚餐。 5. 天空馀雪色:天空中还残留着雪的颜色,意味着时间已经很晚了。 6.
【译文】 我虽疏于才能,但乐于做官,对世俗的人情有深厚的情感。 我喜欢听老百姓称赞我,知道我是一个长者。 我在香山时称颂过你为逸老,在洛社时羡慕你的耆英。 见到主政的人,早晚会用蒲轮请你出来。 【注释】 1. 疏才:谦虚才能不足。 2. 问俗:探求风俗人情。 3. 喜闻:喜欢听闻。 4. 长者名:贤能的长者。 5. 香山:唐代洛阳人孙逖隐居的地方,这里指孙逖。 6. 洛社:洛阳地区士人组成的社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考点范围,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舟过沧洲李若临使君邀饮南川楼上 其一”,意思是:乘着船路过沧洲,李使君邀请我到南川楼上饮酒。“病客辞京国,扁舟将入吴。逢君话桑梓,开宴近蓬壶。”“扁舟”“入吴”“桑梓”是关键词,点明诗人的行程和心情。“对酒怀偏剧,登临兴不孤。况看明月好,莫惜尽欢娱。”是全诗的关键句
【注】清源:地名,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杜临清端叔:杜甫的堂弟名临清,名端叔。 遥忆清源胜,频年此旧游。 遥记当年这里风景优美,多年以前曾来此地游玩。 孤城连岱岳,万户傍河流。 孤城孤立,与泰山相连;万户人家傍依着黄河。 杂遝通商地,繁华似帝州。 这里是热闹的商业中心,繁盛如同帝都。 慈仁逢杜母,民力想全休。 杜母指杜审言的母亲,慈仁是她的美德。她有慈爱仁德之心,人民都想过上太平的生活。 赏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主人能爱客,载酒一登楼。 - 主人能爱客:主人对客人的关爱与欢迎。 - 载酒一登楼:带着美酒一起登上高楼。 2. 地选沧洲胜,人如赤壁游。 - 地选沧洲胜:选择的地方(沧洲)非常美丽。 - 人如赤壁游:像赤壁之战一样英勇。 3. 疏林蝉噪近,曲槛月光浮。 - 疏林蝉噪近:在稀疏的树林中,蝉鸣声似乎就在耳边。 - 曲槛月光浮:弯曲的栏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