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柱下史,邱索独钻研。
书自山中著,名从海内传。
宁论刘向博,不数子云玄。
为语词林客,休论月露篇。
【注释】
1.读刘侍御集:指读刘安的《招隐士》。刘安(公元前二〇六—前一二三),汉皇族淮南王,曾作《招隐士》等赋,今存有《淮南子》,但已非原貌。
2.清朝柱下史:谓刘安为汉朝皇帝所敬重。清朝,这里代指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三年(公元五〇四年)以前,即南朝时期的“清”。柱子下,指官署。柱下史,即秘书郎或尚书郎之类的官员。
3.邱索独钻研:谓作者自认为学问深广,而刘安则谦虚自谦。
4.书自山中著:谓刘安的著述多出于其隐居山中之时。
5.名从海内传:谓其著述被天下人所知重用。
6.宁论刘向博,不数子云玄:谓刘安与扬雄、司马相如相比,学识更博广。
7.为语词林客:谓刘安是文人雅士中的一位。
8.休论月露篇:谓不要谈论月露之章,即不要谈那些无补于世的空谈。
【赏析】
这是一首和《招隐士》诗的酬答之作。诗人赞扬了刘安的才华,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自负。
首句“清朝柱下史”,是说作者在刘安的朝代做官。《汉书·古今人表》:刘安为汉朝皇族淮南王。他曾经作《招隐士》,今存有《淮南子》,但已非原貌;作者在这里可能是想借《招隐士》的名声来夸耀自己的才学。
第二句“邱索独钻研”,意思是说自己虽然不如刘安那样博学,但是自己却是独辟蹊径地专心研究。
第三四句:“书自山中著,名从海内传。”两句的意思是说,刘安的著述多出于其隐居山中之时;他的著述被天下人所知重用。
最后两句:“宁论刘向博,不数子云玄”。“宁”意为“岂”,“向”即向秀,字长文,东晋文学家。《晋书》:“(向秀)少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居贫讲学无日,乃游于河南,商略张、蔡之业。每至美堂,辄清夜独叹,闻者皆惊。后遂病免。”子云是司马相如的字。“玄”指《易经》。这两句的意思是,与其去评论刘向博学,不如称赞扬雄的玄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刘安的仰慕之情,同时表明了自己自视甚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