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虚阁晚眺

崚嶒高阁接禅林,阁前古木何萧森。
秋风已燥郊野色,落日时闻钟磬音。
载酒可能忘夙病,逢人偏得称床心。
休论六代豪华事,回首江山自古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凭虚阁晚眺》是明代诗人陈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履,字德基,明广东东莞人,隆庆五年进士。曾任蒲圻、休宁、崇德知县,官至广西按察副使,兵备苍梧。致仕后以吟咏为事。
  1. 诗歌原文
  • 崚嶒高阁接禅林,
  • 阁前古木何萧森。
  • 秋风已燥郊野色,
  • 落日时闻钟磬音。
  • 载酒可能忘夙病,
  • 逢人偏得称床心。
  • 休论六代豪华事,
  • 回首江山自古今。
  1. 诗句解析
  • 崚嶒高阁接禅林:形容高耸的阁楼与寺庙相连接的景象。“崚嶒”形容山势高低不平,“高阁”指建筑结构高耸的阁楼,“接禅林”则意味着这座阁楼紧邻着佛教寺庙。
  • 阁前古木何萧森:描绘了阁前的古树茂密且显得格外安静肃穆。“古木”指的是年代久远的树木,“萧森”表达了树木茂盛而幽静的状态。
  • 秋风已燥郊野色:描写秋风起时,秋天的气息在郊野中弥漫。“秋风吹动”,使得周围的景色变得干燥而清新。
  • 落日时闻钟磬音:描绘黄昏时刻,可以听到寺里钟磬的回响。“落日时”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时刻,“钟磬音”则是佛教寺院中常用的乐器发出的声响,代表着平静和安宁的气氛。
  • 载酒可能忘夙病:表达饮酒可以忘却旧日的疾病或烦恼。“载酒”指的是带着酒前往某处,“忘夙病”表示通过饮酒来忘记疾病带来的不适。
  • 逢人偏得称床心:描述在遇到人们时,总能找到倾诉的对象并感到舒心。“逢人”指遇见他人,“称床”即躺在床上交谈,“心”则表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 休论六代豪华事:表示不要过多谈论过去的繁荣景象。“六代”指的是历史上的朝代之一,“豪华事”指的是那些辉煌的时代事迹。
  • 回首江山自古今: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感慨,同时也有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回首”意味着回顾过去,“江山”泛指国家和自然景观,“自古今”表示自古以来至今。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它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于自然的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1. 艺术手法
  • 整首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诗人巧妙地使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
  1. 历史影响
  • 《凭虚阁晚眺》虽然不是最出名的作品,但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资源。
  1. 文化价值
  •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

《凭虚阁晚眺》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悟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