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邱景朱明馆

采药闲来往白云,琅琊消息隔嚣氛。
远寻丹灶金银色,误入仙家鸡犬群。
月落九霄闻鹤唳,春深五鬣长龙文。
烟霞满地无人扫,共托芳尊对夕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浮邱景朱明馆》是明代诗人陈迁的作品

《浮邱景朱明馆》是明代诗人陈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创作于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还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陈迁的诗歌多取材于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种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浮邱景朱明馆》便是这样一首反映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悟的佳作。

从写作背景来看,陈迁身处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所处的嘉靖年间,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繁荣,文化艺术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浮邱景朱明馆》创作时的社会环境,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能够将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景观的感悟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如此动人的诗篇。

在诗歌内容上,陈迁通过“月落九霄闻鹤唳,春深五鬣长龙文”等诗句,形象地描绘了朱明馆周围的山水之美。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既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与超脱世俗的愿望。这种写法,不仅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深层情感。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浮邱景朱明馆》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结构严谨,韵律协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竹下题诗堪遣兴”,“花间载酒可怡神”,通过这些富有诗意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书卷气和文化底蕴。

《浮邱景朱明馆》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诗篇,也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人生感悟诗。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还可以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