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马儿罕见雁怀友

上林书札为谁将,汉节苏卿忆帝乡。
万里承恩来此地,何年归觐列鸯行。
绣衣尘满关山杳,骢马星驰驿路长。
此日云边看雁字,老怀无计附同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撒马儿罕见雁怀友”是明朝陈德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也展现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背景:陈德文,明代广东保昌人,字文石,洪武中举文学,授台州府通判。累迁为北平按察使,后三十年使西域撒马尔罕等,经历丰富,见识广泛。这样的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并理解多元的文化和风俗,这对他的诗歌创作无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诗歌赏析:“上林书札为谁将,汉节苏卿忆帝乡。”表达了诗人因承恩万里来到此地,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绣衣尘满关山杳,骢马星驰驿路长。”则描绘了他在边疆的孤独与辛劳,以及他对家人的深切挂念。最后两句“此日云边看雁字,老怀无计附同窗”,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显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3.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该诗语言质朴而不失深意,用词准确而富有画面感,特别是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例如“万里承恩来此地”与“何年归觐列鸯行”的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于未来可能返回故土的渴望。此外,诗中的意象选择也非常巧妙,如“上林书札”、“汉节苏卿”等,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撒马儿罕见雁怀友”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在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