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十早渡德州河是午至景州

衣带燕齐百事同,微差物候共尘风。
春光有限难疏放,野色无边自塞充。
四望独疑山水尽,孤心双系日云中。
便劳烟景长为伴,同入金台上苑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十早渡德州河是午至景州》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早晨渡黄河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首联“微阳下乔木,遥知村落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望,看到阳光照射在乔木上,远处的村落也沐浴在春天的气息中。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画面。

颔联“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则转入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听说好友杨炯被贬谪到龙标(今属湖南郴州)的消息后,内心充满了忧愁和不安。他将自己的忧愁寄托给明月,希望月光能传达自己的情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同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他们在这里分别,就像那随风飘荡的孤蓬,要经过万里长途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安。

尾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则是诗人对友情的感慨和赞美。浮云象征着游子的漂泊不定,而落日则代表了故土之情。这里将“浮云”和“落日”结合起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也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初十早渡德州河是午至景州》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诗歌。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家乡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深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