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汀岭漫望志感

陟彼高岗望眼直,倚軨四顾山如织。
连空走野入苍冥,东赣西汀青未息。
秋风远逐游人来,朝朝吹入秋山侧。
崭溪崩壑相割劘,万木千林同黯塞。
玉露凋残梧桂枝,白云泛滥烟萝色。
惊心芳树半沉藏,刺眼荆榛方自得。
其中巉绝称隘岭,憭慄初登情孔亟。
嵚岑怪石向人倾,烦挐交丛横马臆。
櫹椮忽动百禽呼,寂寞寒蝉深且默。
低佪转倏欲淫颜,白日荒荒当午匿。
就中秀谷数青松,垂阴曲岫孤特特。
独怜托根官路傍,樵牧无知恣残贼。
斤斧馀痕成瘀伤,令我抚摩泪沾轼。
沉吟此地策疲驱,偃蹇诸峰斜照昃。
薄暮巃嵷山绪黑,山途未可长迷惑。
归去来些故山识,远山悲气孰终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汀岭漫望志感》是明代诗人郭之奇创作的一首古诗,全文如下:陟彼高岗望眼直,倚軨四顾山如织。连空走野入苍冥,东赣西汀青未息。秋风远逐游人来,朝朝吹入秋山侧。崭溪崩壑相割劘,万木千林同黯塞。玉露凋残梧桂枝,白云泛滥烟萝色。惊心芳树半沉藏,刺眼荆榛方自得。 这首诗通过描绘汀州的壮丽景观和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内心的感情。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过汀岭漫望志感》:

  1. 创作背景:郭之奇的诗歌《过汀岭漫望志感》反映了明代中叶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在那个时代,文人常常借山水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这首诗便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创作而成。郭之奇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2. 主题内容:《过汀岭漫望志感》以登高望远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汀州秋日的壮丽画卷。诗中“连空走野入苍冥,东赣西汀青未息”,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所看到的广袤无垠的田野与山川,以及它们在秋天中的静谧之美。“秋风远逐游人来,朝朝吹入秋山侧”则传达出一种悠扬的秋日气息,秋风轻拂,带着人们的欢笑声飘进深秋的山谷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3. 艺术特色:郭之奇的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首先,其语言精炼,用词准确,能够精准地捕捉和表达景物的美。其次,诗的结构严密,起承转合清晰,层次分明,使得整首诗既有内在的逻辑性,又有外在的美感。最后,郭之奇善于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4. 历史评价:《过汀岭漫望志感》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被后世许多学者认为是明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郭之奇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崇尚和追求。此外,这首诗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明代社会风情、文人雅集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郭之奇的《过汀岭漫望志感》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典诗词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介绍,不仅可以领略到明代文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还能从中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