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归至丹阳逢侯生大醉

白下西风吹夜凉,五湖秋草着微霜。
千家砧杵初凌乱,独客关山正渺茫。
归去定应残腊尽,飘零犹幸此身强。
丹阳郭里盈樽酒,且为侯芭发醉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京师归至丹阳逢侯生大醉》是元末明初诗人袁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作者以及相关的背景和赏析:

  1. 作品原文
    白下西风吹夜凉,五湖秋草着微霜。
    千家砧杵初凌乱,独客关山正渺茫。
    归去定应残腊尽,飘零犹幸此身强。
    丹阳郭里盈樽酒,且为侯芭发醉狂。

  2. 作者简介
    袁凯,字景文,元末明初人,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性格诙谐幽默,博学多才,善于辩论,曾于洪武初年被任命为御史。但因政治原因,袁凯后来请求皇帝延请名士为诸将讲书,以保全功臣。然而,由于皇帝的厌恶,袁凯最终选择辞官。他的代表作《白燕》使他声名大噪。除此之外,他还著有《海叟集》。

  3. 诗作原文解析

  • “白下西风吹夜凉”:描述的是夜晚的凉爽天气,白下即今天的南京。西风带来了凉爽的感觉,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 “五湖秋草着微霜”:五湖泛指太湖周边的地区,秋天的草木上覆盖着薄薄的霜。这句诗通过秋草和霜的描述,渲染了一种凄凉而美丽的秋日景色。
  • “千家砧杵初凌乱”:千家中的妇女开始捣衣准备迎接新年,而杵声使得整个村庄显得杂乱无章。这里既反映了乡村生活的日常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生活的不舍。
  • “独客关山正渺茫”:诗人独自一人行走在茫茫的路途中,关山遥远而渺茫,给人一种孤独和迷茫的感受。
  • “归去定应残腊尽”:诗人预计回家的时间应当是在年末,那时寒风已经过去,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 “飘零犹幸此身强”:虽然漂泊不定,但诗人仍庆幸自己身体尚好,能够支撑起这份飘零的生活。
  • “丹阳郭里盈樽酒”:诗人在丹阳的郭里找到了酒宴,这象征着一种慰藉和解脱。
  • “且为侯芭发醉狂”:与侯生的欢聚使得诗人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和忧愁,甚至有些放纵和狂热。
  1. 诗歌鉴赏
    《京师归至丹阳逢侯生大醉》不仅仅是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记录,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土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漂泊者的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展现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元明时期文人对友情和乡土情结的重视。

《京师归至丹阳逢侯生大醉》是袁凯的一首充满情感表达和艺术美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致描写,诗人成功地勾勒出了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和社会风貌。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历史和文化研究中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