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朱焕章所畜鹈鹕鸟

朱家有鸟名鹈鹕,意度自与凡羽殊。
冥蜚时时近丹穴,夜宿往往归苍梧。
当时六翮须无禁,何乃困顿来庭除。
玄云飘萧羽衣碎,俯仰饮啄随人意。
空檐燕雀亦何心,喧噪迫逐无宁地。
孤雌孤雌复何所,落日烟波隔吴楚。
沉思当日伉俪初,岂料如今各羁旅。
众雏众雏尤痛惜,父既不归无可食。
纵有弱母汝念深,浪高风急身无力。
我言鹈鹕君莫嗔,忍耻含悲度此身。
不见四海干戈际,多少思家失路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朱焕章所畜鹈鹕鸟》是一首元末明初袁凯所作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袁凯,字景文,号海叟,松江府华亭人。他在元末明初时期活跃于文学界,以《白燕》诗闻名。
  • 他的诗歌风格诙谐,博学多才,擅长用词表达情感和景象。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还流传至今,成为研究元明时期文化的重要文献。
  1. 诗歌原文
  • 朱家有鸟名鹈鹕,意度自与凡羽殊。
  • 冥蜚时时近丹穴,夜宿往往归苍梧。
  • 当时六翮须无禁,何乃困顿来庭除。
  1. 诗歌解析
  • 鹈鹕的特性:诗中的“鹈鹕”是一种大型水禽,通常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其名字来源于它的羽毛颜色,通常呈白色或淡黄色,尾端有黑色或暗色斑点,这在古代文人眼中象征着高贵。
  • 象征意义:诗中通过鹈鹕的形象来隐喻诗人自己的境遇或遭遇。鹈鹕虽然生活在远离人类的地方,但依然保持着独立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与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一种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末明初,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诗中通过描绘鹈鹕的生活状态,可能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动荡不安时代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诗中的“鹈鹕”作为主要意象,与“丹穴”、“苍梧”等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视觉画面。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还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 语言风格:袁凯的语言风格简洁明了,但富有表现力。通过对鹈鹕生活习性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歌的内涵。

这首《赋朱焕章所畜鹈鹕鸟》不仅是袁凯个人才华的象征,也是元明时期文人生活状态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袁凯的艺术成就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