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有鸟名鹈鹕,意度自与凡羽殊。
冥蜚时时近丹穴,夜宿往往归苍梧。
当时六翮须无禁,何乃困顿来庭除。
玄云飘萧羽衣碎,俯仰饮啄随人意。
空檐燕雀亦何心,喧噪迫逐无宁地。
孤雌孤雌复何所,落日烟波隔吴楚。
沉思当日伉俪初,岂料如今各羁旅。
众雏众雏尤痛惜,父既不归无可食。
纵有弱母汝念深,浪高风急身无力。
我言鹈鹕君莫嗔,忍耻含悲度此身。
不见四海干戈际,多少思家失路人。

【注释】

朱焕章:即沈约,字休文。

鹈(tī)鹕(hú):水鸟,形似鹅,嘴尖而长,羽毛翠绿,腹部白色。

冥蜚(míng fēi):指隐飞,不鸣叫的鸟。

丹穴:传说中一种红色的鸟巢。

苍梧:山名,在今湖南永州零陵一带。

六翮(hé):翅膀。翮,鸟的翼。

玄云飘萧羽衣碎:形容风急云飞,鸟翼飘零,羽毛散乱的情景。

空檐燕雀亦何心,喧噪迫逐无宁地:燕雀不知人间有忧患,只是争着抢食、追逐嬉戏,没有安宁的时候。

孤雌孤雌复何所,落日烟波隔吴楚:孤雌之鸟,又有何去向?落日在西,烟波渺渺,相隔两地,天各一方。

沉思当日伉俪初,岂料如今各羁旅:回想当年夫妻恩爱,如今却各自为家,漂泊异乡。

众雏众雏尤痛惜,父既不归无可食:许多雏鸟尚且可怜,父亲已不在,无法喂养它们。

纵有弱母汝念深,浪高风急身无力:即使母亲还在,也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

我言鹈鹕君莫嗔,忍耻含悲度此身:我说鹈鹕啊,你不要生气,忍受耻辱和悲伤,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吧!

不见四海干戈际,多少思家失路人:看不到天下动乱的年代,有多少像你一样的鸟儿失去家园,流落他乡。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鹈鹕这一鸟类的刻画,寄托了自己对时局动荡、国难当头的忧虑之情。

首二句写鹈鹕的外形特点。“意度自与凡羽殊”,鹈鹕与一般鸟类不同,它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翱翔。“冥蜚”三句,写鹈鹕的活动特点。它经常飞到丹穴里去啄吃食物;夜宿则常回苍梧来休息。

四、五句写鹈鹕的处境和心情。“当时六翮须无禁”,当时它还没有受到伤害,可以自由飞翔;可是现在却被困住,不能自由飞行了。“何乃困顿来庭除”,它为什么沦落到被人关起来的境地呢?原来是因为它触犯了权贵们而受迫害。

六至九句写鹈鹕的遭遇和悲哀。“玄云飘萧羽衣碎”,鹈鹕被关进笼子里,它的羽毛被风吹得凌乱不堪。“俯仰饮啄随人意”,鹈鹕只能低头觅食,随着人们的心意来行事。这两句描写鹈鹕的悲惨处境和悲哀心情。

十、十一两句写鹈鹕的处境和悲哀。“空檐燕雀亦何心”,虽然燕子在空荡荡的檐头下盘旋飞舞,但它们并不关心鹈鹕的痛苦。“喧噪迫逐无宁地”,燕子们争先恐后地飞上檐头,互相追逐嬉戏。这两句描写鹈鹕的处境和悲哀。

十二、十三两句写鹈鹕的处境和悲哀。“孤雌孤雌复何所”,鹈鹕只有一只,孤独无依,不知道该往哪里飞。“落日烟波隔吴楚”,它只能在夕阳映照的江面上眺望远方,思念故乡的亲人,但距离太远了。

十四、十五两句描写鹈鹕的处境和悲哀。“沉思当日伉俪初”,回想起当年夫妻俩恩爱的日子;“岂料如今各羁旅”,没想到如今却各自为家,流落异乡。这两句既写出了鹈鹕夫妇当初的恩爱,又表达了他们现在流落异乡的哀怨。

十六、十七八句写鹈鹕的处境和悲哀。“众雏众雏尤痛惜”,还有许多小鸟跟着父母一起受苦。“父既不归无可食”,父亲已经不在了,它们找不到吃的。这两句既写出了鹈鹕夫妇的悲哀,又表现了人们对他们的同情与关注。

最后两句写鹈鹕的处境和悲哀。“纵有弱母汝念深”,即使母亲还在身边,也无能为力;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浪高风急身无力”,即使有力量也不能施展。这两句既写出了鹈鹕夫妇的悲哀,又表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担忧与不安。

这首诗通过对鹈鹕这一鸟类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难当头的忧虑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寓意深远,既有形象生动的画面感,又有丰富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