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节推奏绩北上

斜日半帆明,西江浪正平。
风云双阙路,吴越两乡情。
树绿沉山影,天空落雁声。
孤舟渔浦夜,共语一灯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袁节推奏绩北上》是陈鹤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北行赴任、前途似锦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面貌。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首诗:

  1. 诗人简介与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陈鹤(约1483年—约1565年),字九皋,号瑶华子,浙江钱塘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与祝允明、徐渭、唐寅并称“四大才子”,著有《海潮音》《五杂组》等著作。
  • 诗的创作年代:《送袁节推奏绩北上》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诗中“西江浪正平”的描述,可以推测该诗创作于明朝中期,具体年份待考。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内容:斜日半帆明,西江浪正平。风云双阙路,吴越两乡情。树绿沉山影,天空落雁声。孤舟渔浦夜,共语一灯清。
  • 译文注释:斜阳半挂船帆明亮,西江波浪轻轻荡漾。京城的风云变幻莫测,江南的吴越两地情感相连。树叶绿意盎然映衬着山影,天边雁群归巢发出声响。夜晚独自乘坐渔船,在这微弱灯光下倾诉心声。
  1. 作品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通过描绘斜阳、江水、风云、树木和雁声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北行的依依不舍之情。
  • 情感表达:通过对友人北上的描写以及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取得辉煌的成就。
  1. 文化意义与社会价值
  • 反映时代风貌:作为明代的作品,《送袁节推奏绩北上》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 传承中华文化: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研究明代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送袁节推奏绩北上》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词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还能深入理解明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