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法部容闲阁

阁傍江城外,窗开云水间。
只因尘境远,自觉主人闲。
日落见归鸟,月明看远山。
移船候潮至,相送野僧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杨法部容闲阁》是明代诗人陈鹤的一首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陈鹤,字舜臣,号九灵子,明代文学家,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为题材。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原文赏析

  • 《题杨法部容闲阁》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主人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中“阁傍江城外,窗开云水间”描述了容闲阁的地理位置,靠近江边,窗户打开就能看到云和水的交相辉映。
  • “只因尘境远,自觉主人闲”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感到内心宁静自在的情感。
  • “日落见归鸟,月明看远山”描绘了日落时分归鸟归来的景象和月明之夜远山的轮廓。
  • “移船候潮至,相送野僧还”则展现了一幅渔舟晚归的画面,以及僧人在月光下离去的情景。
  1. 艺术手法
  • 陈鹤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如“窗开云水间”不仅描述了建筑的位置,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平和生活的向往。
  1. 文化背景
  • 在明朝,文人墨客常常借山水之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而陈鹤的这首《题杨法部容闲阁》正是这种文化的体现。
  •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与当时的文人追求的自然和谐、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相吻合。
  1. 历史影响
  • 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题杨法部容闲阁》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表现自然景观和抒发隐逸情怀方面。
  •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被后人多次引用和赞赏。

《题杨法部容闲阁》不仅是明代文学的一个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学史的内容,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