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无相寺

玉辇曾经野寺中,宸书犹在翠华空。
断碑世远无人识,落日莺啼古殿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无相寺》是清代作家黄遵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远山如黛水连天,万壑千峰翠欲然。
古木苍龙蟠石上,清泉白练绕松边。
风摇竹影声相应,月落花梢露共悬。
此地何年曾到此?白云深处有人家。

这首作品描绘了游无相寺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诗中通过远山、流水、古木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风摇竹影声相应”、“月落花梢露共悬”的描写也突出了夜晚环境的独特美。

黄遵宪(1842年-1905年),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新会人,晚清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