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辇曾经野寺中,宸书犹在翠华空。
断碑世远无人识,落日莺啼古殿风。
玉辇曾经野寺中,宸书犹在翠华空。
断碑世远无人识,落日莺啼古殿风。
注释:玉辇(yuèniǎn):皇帝乘坐的车,也指帝王出行。宸书:帝王的书简或诏书。断碑:已经断裂的石碑。世远:时间久远。无相寺:即无相寺,位于今北京阜成门内西便门大街东侧,是元、明、清三代皇帝为纪念佛教大师无着、戒贤而建,故名“无相寺”。翠华:古代天子车驾上的饰物,以翡翠羽毛制成。
赏析:
首联“玉辇曾经野寺中,宸书犹在翠华空”,描绘了皇帝曾经到访过这座寺庙的场景。这里通过“曾经”这个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同时也暗示了寺庙在当时的辉煌历史。同时,“宸书”一词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这里的“翠华”则象征着皇帝的尊贵和威严,整个句子充满了历史感和皇家气派。
颔联“断碑世远无人识,落日莺啼古殿风”,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荒凉景象。这里通过“断碑”和“落日莺啼”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落寞的氛围。同时,“无人识”也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古老寺庙现状的无奈和惋惜。
尾联“断碑世远无人识,落日莺啼古殿风”与首联遥相呼应。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断碑”和“落日莺啼”这两个意象也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意境,让人不禁沉浸在这段历史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