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偶成

岸涨潮初起,帆开风正匀。
偷生今老耄,避地久吴秦。
留眼看明世,行歌混逸民。
远师陶靖节,漉酒用乌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歌偶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困境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与激越之情。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偶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在1932年所作,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鲁迅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入反思。
  2. 创作风格:鲁迅在《偶成》中展现了一种愤慨激越的情绪,这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鲁迅曾经历过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生活的波折,这些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3. 主题内容:尽管《偶成》反映了作者的个人困境,但它并不低沉,而是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切。这种深沉的情感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个人感慨,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鲁迅引发了人们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4. 艺术手法:在《偶成》中,鲁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潮初涨”、“帆开”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新事物的开始,而“明世”和“逸民”则暗示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鲁迅的《偶成》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它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时代精神及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