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

匹马穿云去,装中半道书。
官贫僮仆惯,县僻送迎疏。
扫叶炊红稻,连泉供白鱼。
登山公事了,何处显村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是明代诗人袁宗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明代万历年间,当时袁宗道与他的兄弟袁宏道、袁中道共同倡导文学上的新思潮,反对当时的复古摹拟之风,崇尚本色和性灵。

袁宗道,字伯修,号石浦,出生于明朝荆州府公安县(今属湖北)。他自幼才华横溢,万历十四年会试中举,随后被任命为翰林编修,官至右庶子。在文学上,袁宗道主张崇尚自然,推崇白居易、苏轼等宋代大文豪的风格,因此有“白苏斋”的美誉。他的创作多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民生疾苦,其作品语言质朴而不失文采,深受后人喜爱。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是袁宗道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舅父即将赴任太原的关切与祝福。首联写母舅骑马穿云而去,途中携带书籍;颔联则描绘出母舅在偏远地方任职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艰辛。颈联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的细节,如炊烟袅袅、泉水叮咚,展现了母舅简朴的生活状态。尾联则以登山公事告成作为结尾,意味着母舅即将开始新的仕途生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不仅是袁宗道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研究明代文学、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经典之作的学习与品鉴,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