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王追猎候,山寺表鸡鸣。
步辇昙花合,行宫忍草平。
塔凝钟阜气,楼控海门声。
为讯林中偈,弥敦出世情。
登鸡鸣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鸡鸣寺》是明代诗人陈绍文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在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上都值得一提。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作者简介:陈绍文,字公载,号中阁山人,南海(今广东广州市南海区)人。他是明朝世宗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的举人,官至通判。他的诗作多与其交游的朋友梁公实、欧桢伯、黎瑶石、吴而待等人相呼应,其作品也多次收录于《中阁集》之中。
诗歌原文:《登鸡鸣寺》全文如下:“陈王追猎候,山寺表鸡鸣。步辇昙花合,行宫忍草平。塔凝钟阜气,楼控海门声。为讯林中偈,弥敦出世情。”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鸡鸣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宗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诗中“为讯林中偈,弥敦出世情”一句,更是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深刻领悟和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与探索。
艺术特色:在艺术手法上,《登鸡鸣寺》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韵律整齐,对仗工整。诗人通过对鸡鸣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寺庙的宏伟壮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使得诗中的意境更为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登鸡鸣寺》是一首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风采,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