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王追猎候,山寺表鸡鸣。
步辇昙花合,行宫忍草平。
塔凝钟阜气,楼控海门声。
为讯林中偈,弥敦出世情。
【注释】
登鸡鸣寺:登上鸡鸣寺。陈王:即南朝陈后主,陈朝最后一个皇帝,他喜好游猎,曾派兵追捕山中的野兽,所以称“陈王追猎”。候:等待、守候。鸡鸣:古时以夜半为一更,五更为一夜。鸡鸣即指半夜。
步辇:步行轿子。昙花:梵语的译音,是佛教用语。合:指佛经中所说的“如来”与“大众”。行宫:帝王居住的地方。忍草平:忍字原义是忍辱,这里指忍受屈辱。
塔凝钟阜气,楼控海门声:指寺院的钟声能传遍山峰,楼阁的回廊能听到海浪的响声。钟阜气:指寺院钟声。钟声能传遍山峰,所以说“钟阜气”;楼控海门声:指楼阁可以听到海浪的声音。楼控海门:指楼阁高耸入云,可以俯瞰海洋。
为讯林中偈,弥敦出世情:意为想要了解寺庙内僧人所念诵的《心地观经》中的偈语,希望从中得到关于释迦牟尼佛出生的故事。弥敦:即弥勒,佛教中将来成佛的菩萨。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登鸡鸣寺,看到山寺表鸡鸣,步行于山道上看见寺院的钟声能传到山顶和海边,便想到寺院里一定有佛教经典。于是向僧人询问关于《心地观经》中的偈语,希望从中得到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抒发了作者对于佛学经典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