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乘月访,露几拂孤琴。
乍觉泉分璧,翻疑鹤在阴。
凉飙侵燕幕,暝色变幽林。
语及希声处,悠然太古心。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弹琴者在月光下访友,琴声悠扬;第三、四句写弹琴者抚琴于幽林之中,泉水分璧,鹤立松枝。“凉飙侵燕幕”一句中,“燕幕”指代诗人的居处。最后两句写弹琴者抚琴至深夜,琴声悠远如古乐般动人,使人产生一种悠然遐思的感觉。此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
你乘月来访我,我为你拂去琴上几缕轻尘。
乍听仿佛泉水分出一块玉璧的声音,又疑是鹤在树林深处栖息。
夜风吹动帐幔侵入我的住所,黄昏时分林木的颜色变得幽暗。
说到琴声悠扬之处,我悠然想起远古时代。
赏析:
此诗写陈山人与作者夜中对弈,琴声悠远,直至天明,表现了二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和高雅的志趣。
第一二句:“怜君乘月访,露几拂孤琴。”
“怜”字写出了两人相会时的心情。“乘月”暗示时间是在月夜,也暗示了两人的交往是在清静的夜晚进行的。“访”字点明了诗人此时的身份——山人的朋友。“孤琴”,说明友人弹的是一首只有音而没有曲调的乐曲,即所谓“无弦之琴”。从“露几”可知当时已是深秋,天气寒冷,诗人为友人准备了坐具。“孤琴”和“孤坐”都写出了诗人的一片好心。这两句是说:朋友乘月而来,我为他准备了一张坐席,让他坐在上面弹琴。
第三四句:“乍觉泉分璧,翻疑鹤在阴。”
这两句写琴声。开始两句已经写出琴声的美妙,这里进一步写出了琴声的悠长。“乍觉”一词用得传神,它写出了诗人听到琴声时的惊喜之情。“泉分璧”形容音乐的美妙。“翻疑”一词写出了诗人听到琴声后的惊讶之感。诗人以为这美妙的琴声一定是天上仙乐飘落人间,或者是天上的神仙在弹琴。“鹤在阴”,既写出琴声的悦耳,又写出诗人想象中的神奇。
第五六句:“凉飙侵燕幕,暝色变幽林。”
这两句是说:一阵清风袭来,好像要吹走笼罩在燕幕上的帷幕一样;天色渐晚,幽深的树林里的色彩也在变暗。这两句既是对前面琴声的描述,又是对前面琴声的补充。诗人通过这两句,把琴声与风声、夜色、山林联系起来,使琴声显得更加美妙。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琴声,把琴声写得生动活泼,充满灵气。
第七八句:“语及希声处,悠然太古心。”
这两句是说:我们谈到最悠扬的琴声时,心中充满了古代的情意。“语及”一词表明诗人和琴师谈论的话题。“希声”一词表明琴声很悠扬。“太古心”一词表明诗人心中的古情。诗人用“语”字引出话题,以引起琴师的回忆,并表达自己的感慨。“悠悠”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