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山人弹琴

怜君乘月访,露几拂孤琴。
乍觉泉分璧,翻疑鹤在阴。
凉飙侵燕幕,暝色变幽林。
语及希声处,悠然太古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听陈山人弹琴》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陈绍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夜晚听琴的画面,通过诗人对陈山人弹琴技艺和音乐效果的观察与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陈绍文,字公载,自号中阁山人,是明代的一位文人。他出生于南海,后来成为嘉靖十六年的举人,并官至通判。在文学上,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结诗社,并与梁公实、欧桢伯、黎瑶石、吴而待等同游黄才伯之门。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该诗创作于明朝末年或清朝初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而又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社会内涵。
  1. 作品原文
  • 原文展示:怜君乘月访,露几拂孤琴。乍觉泉分璧,翻疑鹤在阴。凉飙侵燕幕,暝色变幽林。语及希声处,悠然太古心。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晚场景,月光之下的琴声,泉水、鹤影以及微风都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画面,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意境营造能力。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通过对琴声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在面对复杂世事时的超然态度和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1. 赏析
  • 艺术手法:《听陈山人弹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泉分璧)、拟人(翻疑鹤在阴)、设问(语及希声处)等,使整首诗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 主题思想:通过描述琴声和周围环境的和谐,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平静和自然合一的生活理念。这反映了古人对于天人合一哲学的认同,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听陈山人弹琴》不仅是一首描绘夜晚听琴场景的优美诗篇,更是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高度赞赏。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念以及文人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