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罗浮阻风宿大唐田家

罗浮渺何处,风雨暮萧萧。
暂阻仙人约,来亲田父邀。
山云低度屋,江水曲通桥。
梦觉朱明路,双凫兴欲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罗浮阻风宿大唐田家》是明代陈绍文的作品,以五言律诗形式表现了作者在罗浮山遇雨受阻并投宿于唐风草屋的情景。下面将详细介绍作品的相关信息:

  1. 作者简介:《游罗浮阻风宿大唐田家·其二》的作者是明朝人陈绍文,他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的深刻感悟。
  2. 诗歌原文:罗浮渺何处,风雨暮萧萧。暂阻仙人约,来亲田父邀。山云低度屋,江水曲通桥。梦觉朱明路,双凫兴欲飘。
  3. 主题思想:该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宁静美好的感受。通过对罗浮山、唐风草屋及田园风光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4. 艺术手法:陈绍文在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如“风过竹梢声”和“禾黍寒原外”,这些细节的刻画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中使用了押韵的技巧,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5. 文化内涵: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唐代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游罗浮阻风宿大唐田家·其二》中的田园生活场景,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6.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那个时期,文人墨客普遍崇尚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因此,陈绍文能够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游罗浮阻风宿大唐田家》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理想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值得读者深入品读与鉴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