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院中斋宿

玉堂清接禁城阴,庭树萧萧夜气森。
院静风回霜柝近,檐虚星映雪阶深。
窗含残烛摇空影,鸟警寒枝杂众音。
咫尺天南云缥缈,瑶坛应候翠华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夜院中斋宿》是明代诗人袁炜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袁炜,字懋中,号元峰,浙江慈溪人。嘉靖十七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他因恃才倨傲而颇受朝官及门人所厌恨。四十年,以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典机务,时称青词宰相。有《袁文荣诗略》存世。

  2. 原文:玉堂清接禁城阴,庭树萧萧夜气森。院静风回霜柝近,檐虚星映雪阶深。窗含残烛摇空影,鸟警寒枝杂众音。咫尺天南云缥缈,瑶坛应候翠华临。

  3. 译文:玉堂与禁城相衔接,庭院里树木在夜中发出凄凉的声音。院子安静,风带着寒冷吹拂着,霜打的木柝声越来越近。屋檐上空挂着的星星映照出深深的雪地台阶。窗外摇曳着微弱的烛光,映出了一个空荡荡的影子;鸟儿在寒冷的树枝上互相惊扰着发出各种声音。抬头一看,天边云雾缥缈,仿佛可以看见瑶台,那里应该是翠微宫等待皇帝的到来。

  4. 赏析:《冬夜院中斋宿》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冷清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寂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精神震撼。

  5. 评析:袁炜作为青词宰相,其诗词创作深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心境变化,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6. 写作背景:《冬夜院中斋宿》的创作背景与袁炜的政治经历密切相关。他在官场中因恃才倨傲而备受排挤,但在面对困境时,他并未放弃对诗歌的创作。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不仅是袁炜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见解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袁炜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冬夜院中斋宿》是明代诗人袁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袁炜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