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寺二首

崔嵬一寺上何穷,满眼烟光入梵宫。
流水尽归空寂里,远山犹在有无中。
六窗掩映猿啼日,半夜萧条鹤唳风。
安得飞来却飞去,种些禾黍庆年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飞来寺二首》是明代陈繗创作的一组诗歌

这组诗以飞来寺为主题,通过描写寺内的景致与僧侣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禅宗修行的感悟。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描述了飞来寺的宏伟壮丽,以及寺庙内梵宫的景象。“满眼烟光入梵宫”描绘了香烟缭绕、光影斑驳的佛殿,而“流水尽归空寂里,远山犹在有无中”则表现了水流最终归于宁静、远离尘嚣的状态,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诗中的第二首“岩下谁知别有天,个中俯仰趣无边”,则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描述了在飞来寺深处,僧人所感受到的独特空间与心境。“风轻云淡日长午,鸟语花香春自妍”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鸟儿歌唱、花香四溢,春天的美好自然而然地展现在眼前。最后两句“悠悠此乐传身世,古往今来几许年”更是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情趣传承不息的感慨,无论古今多少年过去,这种乐趣仍旧能够流传下去。

这组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飞来寺二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它让人们思考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以及如何在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飞来寺二首》不仅是一组描绘飞来寺美景和修行生活的诗作,更是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禅宗哲学的理解。通过对这组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及审美情趣,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如何平衡现实与理想的生活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