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省祭还乡

乌纱才见一冠峨,画鹢俄闻两棹歌。
淮水北来开冻早,越山南去受春多。
不须歧路萦新柳,好向家林养旧柯。
榱桷栋梁均有用,棆才未必计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林省祭还乡》是明代诗人陈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背景
  •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他的诗作以《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1. 创作背景
  • 此诗应是在陈繗担任官职期间所作,用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 诗句解析
  • “乌纱才见一冠峨”:乌纱帽是古代官员的头饰,这里形容新官的庄严和威严。“画鹢俄闻两棹歌”:指船儿在江面上划过,留下悠扬的歌声。
  • “淮水北来开冻早,越山南去受春多”:淮水从北方流来,在冬天之前就已经解冻了;越山向南延伸,春天时景色更加迷人。
  • “不须歧路萦新柳,好向家林养旧柯”:不必纠结于新生的柳树而忘记老树,应当珍惜家中的老树,因为无论何时都离不开它。
  • “榱桷栋梁均有用,棆才未必计如何”:屋檐上的木椽和梁柱都有其用处,但不一定每一件事都能成功。

《送林省祭还乡》不仅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也能够从中汲取对生活、对工作的态度,激发对未来的积极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