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廷仪之任安远

圣王深爱远民安,安远抡才拜宰官。
欲为九重宣德化,暂来百里抚癃残。
露摇征旆吴山晓,月满维舟贡水寒。
一路风光从此去,更无纤秽瘴层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所询问的《送廷仪之任安远》为明代诗人陈繗所作。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远方百姓深深的关爱与希望传递朝廷的教化。以下将从作品原文、作者介绍和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陈繗,海南琼山人,明代进士,曾任职翰林院检讨。
  • 文学成就:陈繗以创作《唾馀集》著称,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 历史评价:陈繗在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被选为进士,其诗歌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明代中后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有所发展,但边疆地区的治理仍需要加强。
  • 个人经历:陈繗作为官员,有机会参与国家的边远地区治理,此乃其创作此诗的背景之一。
  1. 内容解析
  • 主题思想:“圣王深爱远民安”,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定的深切关怀。
  • 艺术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衬托人物心情,如“露摇征旆吴山晓”和“月满维舟贡水寒”,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语言风格:整首七律结构严谨,音律和谐,用词精炼,反映了明代诗歌的风貌。
  1. 赏析讨论
  • 艺术特色:《送廷仪之任安远》不仅是一首描写具体景象的诗歌,更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
  • 历史影响:该诗作虽非广为流传,但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国家边疆治理的关注。
  • 现代意义: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明代诗人的才华,也提醒人们关注边疆安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送廷仪之任安远》是一首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明朝时期的历史事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边疆治理的深切关注和对民众福祉的关心。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入了解明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