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飞翠

何处青天外,穹然起一丘。
山名疑属我,诗景尽归楼。
九夏云长润,千岩翠欲流。
野夫好游走,衰病只罗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华山飞翠》是明代著名文学家陈献章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陈献章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生平:陈献章,号白沙先生,广东新会人,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

  • 学术贡献:他与吴与弼共同倡导理学,成为明中期儒学复兴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学术研究不局限于文字表面,而是深入到哲学、道德等领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生活态度:尽管一生多次科举失败,陈献章并未因此而放弃追求真理的决心。相反,他在静坐读书中度过了数年的时光,最终成就了一位真正的儒者。

  • 作品概述

  • 主题思想:《华山飞翠》不仅是一篇描绘自然景观的优美诗篇,更蕴含着作者对于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通过对华山之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 艺术特色:此诗采用了传统的四言古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平实的文字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青翠欲滴的山林之中,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活力。

  • 文化价值:《华山飞翠》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研究明代文学与哲学的重要文献。

陈献章的《华山飞翠》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承载着深厚文化价值和哲理思考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领略到古代诗人的艺术才华,更能深刻理解到其中所蕴含的自然观与人生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