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日佳元日,乾坤自此春。
蒸空云气湿,照水柳芽新。
笑语聊供客,杯盘少对人。
能宽垂老意,花鸟不无神。
庚子元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庚子元旦》是明代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诗歌原文:
风日佳元日,乾坤自此春。
蒸空云气湿,照水柳芽新。
笑语聊供客,杯盘少对人。
能宽垂老意,花鸟不无神。作者介绍:
-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早年师从吴与弼,学程朱理学,多次入京会试未中后闭门读书数年。他的著述后人编为《白沙子全集》。
- 诗歌解析:
- 首联:“风日佳元日,乾坤自此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新年之际,感受到的风和日丽,以及由此带来的春天气息。
- 颔联:“蒸空云气湿,照水柳芽新。”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天空中蒸腾的云雾湿润,水面上新长出的柳芽生机勃勃。
- 颈联:“笑语聊供客,杯盘少对人。”表现了节日时的欢乐氛围,人们以笑语招待客人,酒杯和盘子相对减少,显得更为随和。
- 尾联:“能宽垂老意,花鸟不无神。”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即使年岁已高,也能放宽心态,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力量。
-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 语言简洁:全诗用词精炼,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读来朗朗上口。
- 象征意味: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赞美和感慨。
- 历史背景:
- 明末清初: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多感国事家愁,但陈献章却能在诗中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显示出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品格。
《庚子元旦》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作,更是陈献章个人哲学思想的体现,反映了他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的一种内心平和与超然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和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从中体会到古人的生活智慧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