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追次后山韵

万物各得性,天开一岁春。
风柔翻弱羽,波暖跃纤鳞。
稚柳初成趣,芳芹亦赏新。
川云将岳雨,何者不供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兴追次后山韵》是明代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独白。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
  • 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陈献章早年师从吴与弼,学程朱理学,但数次入京会试未中,遂闭门读书数年,筑台名为“阳春”,静坐其中,足不出阈外者数年。他的著述后来被后人编为《白沙子全集》,在明史和明儒学案中有传述。
  1. 作品概述
  • 《春兴追次后山韵》作为陈献章的代表作,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界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画面。
  • 全诗通过对风、波、柳、芹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的热爱。特别是“万物各得性,天开一岁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1. 诗作赏析
  • 诗歌开篇“万物各得性,天开一岁春”直接点题,揭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主题。这句话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象的观察,也暗示了自然界万物遵循其固有规律生长的过程,反映了一种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 “风柔翻弱羽,波暖跃纤鳞”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传达出春风拂面、水波荡漾的温柔感觉。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春天气息的敏锐感受。
  • “稚柳初成趣,芳芹亦赏新”则进一步描绘了春日里柳树的新芽和芹菜的嫩叶,展现了春天的生命力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最后两句“川云将岳雨,何者不供人”以简洁的语言结束了整首诗,表达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和生生不息,强调了人类和其他生物都依赖于自然界的恩赐。

《春兴追次后山韵》不仅是陈献章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明代文学和自然美学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诗人的艺术魅力,也能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