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明府同世卿游玉台

圭峰雨初霁,策马向松关。
流泉忽满涧,白云长在山。
弃置千般事,来投半日闲。
上方禅榻静,坐到暮钟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吴明府同世卿游玉台》是明代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下面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具体分析: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后世尊称白沙先生。他早年师从吴与弼学习程朱理学,但屡试不第,遂闭门读书数年。其学术成就及思想影响深远,著有《白沙子全集》。
  • 创作时间: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道为圭峰雨初霁时所作。
  1. 诗歌内容
  • 自然景象描绘:诗的首句“圭峰雨初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圭峰下雨后初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策马向松关”一句,展现了诗人骑马前往某个地方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冒险与探求的精神。
  • 内心情感抒发:“流泉忽满涧,白云长在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宁静。
  • 闲居生活的写照:“弃置千般事,来投半日闲。”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自己放下繁杂世事,享受闲暇时光的愿望与实践。
  • 禅意氛围营造:“上方禅榻静,坐到暮钟还。”此处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寺院生活图景,反映出诗人追求精神解脱与内在平静的生活态度。
  1. 艺术特色
  • 严谨的格律结构:《寄吴明府同世卿游玉台》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八句,体现了律诗规整而严谨的特点。
  • 意境深远:此诗以简驭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构建出一个既有外在景观也有内在心境的艺术空间。
  • 语言精炼含蓄:全诗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通过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引人深思。

可以认为《寄吴明府同世卿游玉台》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活哲学的独特思考和探索。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