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峰雨初霁,策马向松关。
流泉忽满涧,白云长在山。
弃置千般事,来投半日闲。
上方禅榻静,坐到暮钟还。
【注释】
寄吴明府:写给吴明府的一封信。
圭峰:山名,在今江西宜丰县南。
松关:指山中的关隘。关,关口。
涧:山间流水沟渠。
白云长在山,意谓山峰之上常是白云缭绕。
弃置千般事,来投半日闲。意思是把许多烦心事都丢下了,只带了一天的闲暇时间。
上方:寺院的上部,即寺院之屋脊。
禅榻:僧人坐禅或休息时使用的榻。
暮钟:傍晚的钟声。
【赏析】
《寄吴明府》,写诗人与友人游山观景,寄情于山水,以抒其怀。
首联“圭峰雨初霁,策马向松关。”交代了出游的时间、地点和目的。“圭峰”,一作“圭峰山”。此诗所咏,当是指此。雨过天晴,天气晴朗,雨后空气清新,山色空蒙,景色宜人,正是出游的好时光。此时诗人正兴致勃勃地骑着马,准备去游览那著名的圭峰山。“松关”指的就是圭峰的山口。
颔联“流泉忽满涧,白云长在山。”描写了登山途中所见的景物。“流泉”,就是山涧中流动的水。“忽”,形容泉水涌出的速度很快,好像故意要让人发现它似的。“白云”二字,不仅形容了山峰上白云缭绕的景象,而且暗示了此地的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长在”,说明山中的白云是经常出现的,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颈联“弃置千般事,来投半日闲。”进一步描写了游玩过程中的情景。“千般事”指的是诗人平时要处理的许多事情。“投”字用得极妙,表示完全抛开了一切烦恼和忧虑。“半日闲”,指诗人在游玩过程中感到十分轻松愉快,心情舒畅,所以有半天时间可以放松一下自己。这里的“闲”不是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而是指心情上的闲适;“闲”也不是无所事事。
尾联“上方禅榻静,坐到暮钟还。”描绘了游山之后的感受。“上方禅榻”,指山顶的寺庙中的供人打坐用的床榻。“禅榻静”表明诗人在山顶上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地方休息,并在那里静坐冥想。“坐到暮钟还”,说明诗人在山顶上度过了整个白天,直到傍晚才回到山下。
此诗是一首山水小景诗,写诗人与友人同游圭峰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全诗语言简练流畅,情感真挚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