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五株柳,孤村独板门。
先生正高卧,众鸟莫交喧。
晋宋当时改,乾坤此老存。
手中一把菊,秋色满丘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结合重点词语加以理解。
“三径五株柳,孤村独板门。”两句的意思是:三间茅屋,只有一株杨柳;一座孤零零的小院,只一扇破旧的柴门。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与世隔绝的幽居生活,表达出他超脱尘俗的生活情趣和闲适的心情。
“先生正高卧,众鸟莫交喧。”两句的意思是:先生正在高枕安眠,群鸟不叫不闹。这里既点明时间,又写出了环境的安静,衬托出先生高卧的惬意,也表现了主人翁对先生的敬重。
“晋宋当时改,乾坤此老存。手中一把菊,秋色满丘园。”两句的意思是:晋朝宋朝时已经变了,而乾坤之间还留有这位老人。他手捧一束菊花,满山遍野都是秋天的颜色。诗人用“晋宋”来比喻自己所处的时代,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乾坤”指宇宙,也暗指自己的身世。“手中一把菊”,是借菊自喻,抒发自己的感慨。
赏析:
全诗以咏菊起兴,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议论,尾联抒情,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从全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感事抒怀之作。作者借咏菊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在咏菊中寄托自己的理想。首句写景,次句写人,颈联议论,尾联抒情,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首联“三径五株柳,孤村独板门”一句,描绘了一幅清雅幽静的图景。三间茅屋,只有一株杨柳;一座孤零零的小院,只一扇破旧的柴门。“三径五株柳”一句,既表明诗人居住的环境十分僻远,又暗示了这种僻远环境对于诗人来说是十分适宜的。一个“孤”字,更把那种清幽的意境表现出来。“板门”,简陋的木门。“孤”“板”二字,都传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第二联“先生正高卧,众鸟莫交喧”,写先生正安卧高床,众鸟不再鸣叫喧哗的情景。诗人以“先生”自喻,说自己正高卧安睡,众鸟不再鸣叫喧扰。“高卧”二字,不仅表明诗人的悠闲自在,而且表明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第三联“晋宋当时改,乾坤此老存”,写诗人感叹晋宋时期已变,而乾坤之间还留有这位老人。晋朝和宋朝都已经改变,然而乾坤天地之间还留有这位长者。“乾坤”一词,既是实指宇宙天地,又是诗人自喻,表明诗人虽身处乱世而志节未移。这两句诗,既点出时间,又写出了环境的安静,衬托出主人翁高卧的惬意,也表现了主人翁对先生的敬重,为下面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第四联“手中一把菊,秋色满丘园”,写诗人手捧一枝菊花,秋色满园。诗人以菊自况,抒发自己的感慨。这一联是全诗的警策之笔。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感情和意志,表现出菊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品格。同时,诗人也把自己的高尚情操和坚贞气节寄托于菊花身上。
尾联“手中一把菊,秋色满丘园”一句,以景结情。诗人手捧一枝菊花,满山遍野都是秋天的颜色。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对菊花坚韧不拔、高洁傲岸品质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