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疏柳下,宾主两忘言。
处士乃无履,江州初到门。
低头入茅宇,散发对金樽。
长揖朱轓别,狂歌向小园。

注释:在疏柳树下相逢,宾主之间都忘了言语。

处士没有鞋子,是刚到江州。

低头走进茅屋,披散头发对着金樽。

长揖告别朱轓车,放声唱着小园的歌。

赏析:诗人与友人王半山相遇,是在柳树下面。“客从远方来,遗我柳条帽”的诗句中,已经透露出诗人与王半山初次相遇的场景。此次相见,两人相谈甚欢,不觉日暮。“宾主两忘言”,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之深。“处士乃无履”中的“处士”,是指隐居的人,即隐士。此处指王半山。他来到江州,没有准备鞋履,说明他对这次见面十分看重,所以特意穿上了平常不穿的鞋子。

“江州初到门”,表明了王半山刚来江州不久。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两位文人墨客,在春光明媚的午后,坐在绿柳丛中,畅叙友情,忘却世俗纷扰。

“低头入茅宇”,“低头”一词,不仅描绘出诗人与王半山对酒当歌、畅饮的情景,而且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愉悦和畅快。“茅宇”指的是简陋的住所,但在这里,它却成为了诗人与王半山尽情欢聚的地方。

“散发对金樽”,“散发”一词,既描绘了诗人与王半山披散头发的形象,又表现了他们畅饮时的豪放之情。“金樽”则象征着富贵,而诗人与王半山却选择在这样的场合畅饮,可见他们追求的是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长揖朱轓别,狂歌向小园”,“长揖”一词,既描绘了诗人与王半山离别时的动作,又体现了他们的洒脱和豁达。“狂歌”一词,既表现了他们饮酒时的豪情壮志,也展现了他们内心的自由和奔放。“小园”则是他们的家园,他们在这里尽情歌唱,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宁静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