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拈铁笛,见月上瑶台。
初弄山石裂,再轰仙鹤来。
夜阑试静听,曲罢仍迟回。
何必杨州去,前村多美醅。
诗句赏析:
诗句原文:
楚云台呈世卿
三杯拈铁笛,见月上瑶台。
初弄山石裂,再轰仙鹤来。
夜阑试静听,曲罢仍迟回。
何必杨州去,前村多美醅。逐句解析:
- “三杯拈铁笛,见月上瑶台”:通过饮酒和欣赏月亮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月下饮酒的愉悦之情。
- “初弄山石裂,再轰仙鹤来”:描绘了演奏铁笛时产生的强烈声响,如同山石破裂和仙鹤飞翔一般。
- “夜阑试静听,曲罢仍迟回”:表现了诗人在夜晚安静地聆听音乐,音乐结束时仍感到余音绕梁、久久不能忘怀。
- “何必扬州去”,前村多美醅”:表达了对家乡的美酒的赞美,以及远离家乡的无奈。
- 关键词解释:
- 铁笛:一种古代的乐器,以金属制成,声音清脆响亮。
-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美好的夜景或境界。
- 美醅:指优质的美酒,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美好和珍贵。
- 诗意解读: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独自饮酒赏月的情景。他手持铁笛,吹奏出美妙的音乐,仿佛山石开裂般震撼人心,又如仙鹤翱翔一般令人陶醉。随着音乐的结束,诗人仍沉浸在那悠扬的旋律中,久久不愿离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美酒的赞美和对远方的无奈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与艺术魅力,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之中。
- 背景介绍:
- 《楚云台呈世卿》是明代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背景可能发生在诗人的私人居所或友人家中,通过描绘诗人饮酒赏月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