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玄真不至用前韵

公来不来客亦行,上江船逆下江轻。
空闻此日悲吟在,谁问从前太瘦生。
竹月晓沉山阁冷,石坛秋老菊花清。
人生佳会真难必,十度商量九不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侯玄真不至用前韵’是一首由明代诗人陈献章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公来不来客亦行,上江船逆下江轻。
    空闻此日悲吟在,谁问从前太瘦生。
    竹月晓沉山阁冷,石坛秋老菊花清。
    人生佳会真难必,十度商量九不成。
  • 翻译
    当客人到来时,我们便一同前行;
    上江船只逆流而下,小船轻快如飞。
    只听闻今日的悲吟仍在耳旁回响,
    谁能记得昔日那个消瘦的自己。
    竹林中的月光映照着山阁,显得格外寒冷,
    石坛上的菊花在秋天里依然清新。
    人生真正的美好时刻真是难以把握,
    十次计划却只有九次未能实现。
  1. 作品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是陈献章在特定情境下的产物。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友情以及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情感。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难以把握的思考。
  • 情感表达: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的变迁,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虽然《侯玄真不至用前韵》可能不是广为人知的作品,但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仍然值得人们细细品味。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人陈献章的生活态度和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